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面对技术与市场“双瓶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准备迎接寒冬
媒体来源: 中金投X

步入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似乎出现了新的论调。从质疑“深度学习是否是构建智能机器的最佳解决方案”的长篇大论,到企业家们公开谈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局限性,“瓶颈”成了新的热门词。 近期,中金投X在北京采访了中国人工智能创企深醒科技创始人袁培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学位。他对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发表了个人观点。“人工智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技术在这里面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了。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投资回报也在遭遇瓶颈。这将意味着人工智能行业所获得的投资将会减少,行业增长会放慢。” 这番发人深省的言论正反映了当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清楚地表明科技公司正在为迎接今年更为严峻的经营环境而做着“过冬”的准备。从去年年底开始,许多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在裁员,包括滴滴、百度、京东、华为、新浪、摩拜单车、科大讯飞、趣店,用一些公司的话来说,这是在“实施运营优化”。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企来说,过去几年间经历的爆炸式增长,今年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全球估值最高的AI公司商汤科技在今年的年会上也没有放话要“员工翻番”或“开设更多新办事处”。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在过去两年常常以这两方面的成就来鼓舞员工士气。而其他人工智能公司也表现出了类似的低调谦逊。旷视科技最近的新员工办公室不再是北京中关村的融科资讯中心,工作环境没有以前那么“高大上”。 袁培江表示,人工智能领域内巨额风险融资交易扎堆和估值飙升的情况预期会有所减少。尽管巨额交易也会有,但将主要集中在已形成技术壁垒的老牌公司。回顾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生的巨额风险投资交易,无疑2018年是创纪录的一年。这一巅峰恐怕在今年甚至未来几年都很难追赶得上。袁培江认为,创办顶级人工智能公司的机会大门已经关上了,对于新进者来说融资会变得越来越难。 据中金投X统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超1亿美金的风险融资交易共有22笔,而2017年和2016年分别只有6笔和4笔。2019年开年至今,中国只有一笔风险交易超过1亿美金,即AI芯片制造商地平线机器人于上个月完成的6亿美金B轮融资。相比去年几乎每个月发生两笔巨额融资交易的速度,今年已放缓到两个月内出现一笔。 这个寒冬也不会太冷 2009年起,袁培江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并参与了国产军用高性能仿生四足机器人的研发。在此之前,他曾是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从事人脸识别和智能机器人研究。 2016年,袁培江与曾在北航一同共事的史震云女士联合创办了人工智能公司深醒科技,致力于挖掘人脸识别的商业应用价值。相比国内人脸识别领域的四大独角兽——商汤科技(2014年成立)、旷视科技(2011年成立)、依图科技(2012年成立)、云从科技(2015年成立),深醒科技属于后进者。 不过,深醒科技很快找到了智能安防这个突破口,拿下了西宁、贵阳、山西、河南、云南等多个省市级政府的订单。该公司表示,其人脸识别系统还应用在了十九大、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会议的布控上。 相比独角兽们动辄数亿美元的融资规模,深醒科技的融资级别属中规中矩。2018年,该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17年获亿元级别A轮融资。对于两轮融资,该公司拒透露具体数字。 虽然融资规模不大,但投资方却是实打实的重量级基金,包括中科院国科控股发起的国科嘉和,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下属的国投资本。这无疑给深醒科技带来了政策方向上的渠道和信息优势。 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袁培江称公司已经做好了战略调整。“我们正处‘寒冬’,最好的对策就是在这一时期强大自己。我们正逐步提升管理、执行、市场敏感度、团队效率等方面的能力。” 尽管今年人工智能企业可能都会倍感压力,但袁培江认为“这个冬天”不会太冷。“如果缺乏信心和支撑,这个行业就真的摊上麻烦了。不过幸运的是,我们依然能看到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支持。”提及近期与中国各级政府的积极合作,袁培江表现出自信。“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许多地方政府依然非常愿意和我们这样的公司合作。这种信心(对这一行业)尤为宝贵。” 从长远来看,袁培江预测在未来二十年左右,中国可能会出现大约5家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巨头,市值甚至会超过这两者。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领头公司会占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市场。下一个人工智能巨头将会像如今的互联网巨头一样产生。 技术瓶颈 近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认知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教授艾伦·尤尔(Alan Yuille)撰文详述了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应用所遇到的瓶颈。 这些瓶颈包括深度学习在特定任务下的算法设计方式,训练及测试时过度依赖大量注释数据集,以及真实应用场景下差强人意的表现。例如,深度学习算法很容易被“欺骗”。在最近的某项实验中,人们在一张丛林猴子的照片上P了一辆摩托车,AI把猴子误认为人类。这样的失败放到真实世界中就会酿成严重后果。 不过另一方面,深度学习在一些领域也获得了明显的成绩。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人脸识别程序在搜索数据库找到匹配照片上的能力在2014年至2018年间提高了20倍。目前全球最好的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已达到99.8%,机器人脸识别性能已接近极限。 “越接近终点,哪怕是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像爬山,爬得越高,就越觉得困难。”袁培江说道。不过他认为,人工智能在不同应用领域中仍有发展动力,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上还有探索的价值。“这类似于内燃机的发明。在各种应用场景下,人工智能还有很多创造价值的机会。” 目前,深醒科技正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在教育和住宅安全方面的新应用。例如,在教育领域,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保障学生安全、学校管理、课程协调等诸多方面。在保障社区安全方面也同样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这条路似乎也遇上了棘手的问题。近日,广东某中学采购智能手环的招标文件引发热议。该学校希望通过智能手环监控学生的行踪、课堂表现甚至是购买行为。广大网友极力声讨该学校对学生个人生活隐私的侵犯。如何化解新技术的应用失控、消解负面的社会影响,这只是人工智能公司所要攻克的难关之一。度过这个“寒冬”,生存下去,需要反思的还远不止这些。

面对技术与市场“双瓶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准备迎接寒冬中金投X.

媒体来源:[文章]
(C) 中金投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