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What do you want?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Warning: array_multisort(): Array sizes are inconsistent in /home/u768412851/domains/chinamediablog.com/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related-posts/recommendations.php on line 357

    

文|CBN记者 龚鸿燕 邹曈


  你到底想要什么?
  猜测一下,如果拿这个问题问让·å•å…‹·æˆˆè¾¾å°”(Jean Luc Godard),这位在1965年执导了后来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阿尔法城》(原名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的导演也许会说,这是一种探索。
  戈达尔用黑白胶片塑造了一座未来之城,在这座城里人类被电脑控制,不能有自己的思维和感情,“他们没有悲喜,流泪的人要被处死。”
  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不知道够不够算得上戈达尔想象中的“未来”了。至少现在我们能既清醒又理智地知道,被电脑控制也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现实对戈达尔的探索做出了回答,或者其实这种探索并不需要什么确切的回答,探索本身就已经涵盖了所有意义。
  我们平时又做着多少“这种”意义上的事?
  你在有着方格线的人行道上走,让自己每一步都准确无误地踩在下一条横线之前。或者你保持匀速,看自己究竟能不犯“错误”地走多久,或者你越走越快,看自己究竟在达到什么速度的时候踩到了线。你看过的碟的数量在你主页右边那群好友中排第一,你一面天天观察好友们的动态,一面浏览遍他们看过的碟,并在心中默默做出评价。你闻到一种熟悉的气味,又想不起来它为什么熟悉,于是想了一个晚上。
  诸如此类这些,听上去有的像是强迫症,有的是无聊,有的是偏执,不过其实在“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背后,总还有些你想要表达,或者想要发现的东西。
  豆瓣网在2010å¹´12月推出了一座测试版阿尔法城。这算是一座虚拟城市,不过和“第二人生”又不太一样。至少阿尔法城目前并没有显现出任何和真实城市的外形相像的地方。在这里有“入住”的概念,也可以“搬走”,可以“买卖”,可以“说话”,但如果要想“理发”å’Œ“洗澡”什么的恐怕就不行了。
  杨勃知道自己做一个阿尔法城出来是为了什么吗?恐怕也未必。但这就是探索吧。
  最初阿尔法城对几百位老用户开放了入住内测,并且每人可以邀请五个人入住。这个消息在网站上以小组和友邻信息的方式迅速传开,导致一段时间里时不时就能听见有人说“求邀请码”这样的话。
  这座城市被描述为“和气味相投的人厮混,发现各种有意思的人和事。从最简单的街道开始,慢慢生长成一座城市”。豆瓣用户JOJOORC/Z从2010å¹´12月29日开始每天写“阿尔法城观察日记”,以文字和截图来记录它发生的变化。
  后来的事情有点滑稽,有人“争夺领地”,有人“参加街道保卫战”。到了2011年的第一天,几个最先开出的老街像中国东部的沿海城市一样,找不出一丝缝隙,每条街道都达到1000人的上限。有人在线刷屏等待一个因为搬家而空出的名额,但这样的名额显然像北京二环的房子一样金贵。
  不知道这座阿尔法城是不是带起了那些入住“å±…æ°‘”自己心里的一座阿尔法城。对于个人来说,它是禁忌最少的一个地方。
  虽然都叫“阿尔法城”的名字,不过可能现在用《十二国记》中景阳王子的描述,会更符合一点:“在这块虚拟的土地上,成为不羁之民,不喜欢被人礼拜,不喜欢人与人之间划出等级,成为统治自己这块领土独一无二的君主。”

 

01 所有人的朋友
一天24小时挂在线上有时候并不是因为“å¿…é¡»”这样。只要有事,你就能在线上找到人问,而线上好友们有事,也可以发现你总是最容易被找到的那一个。你觉得你和所有人都是朋友。
02 逻辑
没事看本推理小说,拿本MENSA、或数独来做是干嘛呢?讲话分个“一二三”点,说话的时候把右手食指点在太阳穴上,引经据典的,还不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逻辑!
03 领袖
看完《社交网络》觉着扎克伯格就一个浑球,可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那个浑球。把头发弄弄卷,搞个网站放上美女的照片让大家来评评。总之,谁不想领导一个6亿人口的大国呢。
04 短暂的新鲜感
发现每天上班都有一个纸盒躺在办公桌上静静等待检阅,是一件幸福感瞬时飙高的事情。购买行为的终极目的就成了每天能有快递包裹拆。
05 高级
周游世界这件事说起来有点复杂。除了它看上去很高级之外,许多人应该也会因为它是一个典型的梦想所以就愿意把它当作梦想。另外,不能不说有点逃离现世的意思吧。


06自我
爱完美的人说到底是因为觉得“我”是“完美”的,所以追求完美才是最符合真实自我的状态吧。
07 技能型
你是牛顿再世,爱因斯坦投胎,你觉得技术就是一切。
08 超人
即使你没有在公交车上抓住那个小偷,你也在路边发现那条被遗弃的小狗时把它带回了家。你知道成为一个超人是不太可能的事,不过还是怀有憧憬吧。
09 有特点
这个特点不一定都是能赢得正面评价的。如果一个人在聚会或者派对上以讲冷笑话著称,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想体现自己的幽默感,有幽默感至少就有了一部分智慧,不至于显得愚蠢;而另一种则是,笑话太冷,他没办法以富有智慧的形象出现,干脆就扮演智慧的反面角色,傻也是个特点,“傻得可爱”就是修成正果了。


10 在某一方面,比所有人都强
既然不能做超人,至少在打游戏上赢过所有的人吧。为了一头宠物、一套装备,甚至是一张卡片反复地通关、不停地打怪刷等级—可能在旁人看来,这样无止境的重复劳动没有意义,但在一个都是游戏迷的论坛里被所有人知道,还是挺享受的。
11 与众不同
撇开“爱技术”不谈,有人就是因为一开始觉得苹果的产品代表了“有个性”,于是逢苹果产品便买,最后发现人人都是同样一套装备。`
12 知道的比别人多
大S和汪小菲好了,滨崎步闪婚了……即使是别人都知道的八卦,如果你掌握它们的时间比别人早,那也挺让你自豪的。


13 奢侈地拥有时间
胡润的《乐退报告》告诉我们,如果你想45岁就欢乐地退休,那你需要挣更多的钱。我们进好的学校、留学,工作时也不忘充电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车子、房子都是浮云,辛苦奋斗就为了一件最奢侈的奢侈品—时间。
14 刺激
除了蹦极、坐云霄飞车外,看完一部恐怖片,完成一项时间紧迫的任务,玩的也都是心跳。正因为不知道下一个炸弹何时引爆,所以听着倒计时的滴答声才最刺激,哦,拆弹什么的完全无压力,请叫我淡定帝。
15 满足感
欲望无限,资源有限。我们在淘宝上货比三家,最好再找个全国包邮的卖家。圣诞想着制定香港大采购,元旦、春节画个血拼路线图。太折腾!为了省钱?不是,是为了花一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16 被关注
从签到软件同步到SNS、同步到微博,再到微博A、B、C,同样一句话在7个地方出现,这是有多渴望被人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
17 美
之所以会被唯美的偶像剧和俊男美女骗去眼泪,是因为总希望自己的Ta能够精致一点,这些都是源自心里的那一点点爱美心。
18 完整
杯子、书系、某个歌手的CD……只要是成套的东西就想要试图集齐,让它们恢复成最完整的样子。所以千方百计都要把最后一片拼图嵌进去,决不容忍那一点点缺憾。别说你小时候没为奇多圈疯狂过,更别说收集没有意义—想要改变世界么?很容易,集齐七颗龙珠就可以。
19 底线
积木游戏的乐趣在于你永远猜不到你堆上去的那一块会不会造成一场大崩塌。我们都告诫别人不要挑战自己的底线,却又忍不住一再试探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你知道,就算是一根轻若无物的稻草,也有可能压垮一头健壮的骆驼。


20 隔绝
人真的很奇怪,有时候明明受人瞩目才觉得爽,有时候又义正严词对别人说:让我清净会儿。放空的时候就会觉得,完全不受人打扰是自己想要的。
21 选择
红色还是蓝色,朝九晚五还是自由职业,爆米花还是KTV……喜欢做选择题有时候是因为,它既是被限定的,又带有自由思考的空间,无论是难度还是无聊度都刚刚好。
22 有组织
入团的时候说“终于找到组织了,我真激动”弄不好会被当成调侃。像豆瓣阿尔法城这种倒是许多人真心实意地希望“向组织靠拢”。此时手握两三枚邀请码的人一下子身价倍增,他可以选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也可以开一个楼说送给100楼的人。
23 英雄
买辆车跌跌撞撞,买个房破破烂烂。爷还是上山当个土匪,娶个压寨夫人得了。我们有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总之,不要“人中赤兔、马中吕布”就行。


24 ç‚«å­¦
量子效应?时空结构拖曳现象?想知道的比谢耳朵还多。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最好还懂研究微表情。对,就是要“赤果果”地炫耀学问。
25 期待
期待就是逼得你跑去电话亭,脱了衣服露出红色的裤衩,胸前搞个大大的S去完成那些父母长辈、恋人朋友期待的好莱坞大片式的任务。
26 优越感
比来比去这个毛病这辈子是改不掉了。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除了英语,最好还会说西班牙语和日语等等。能弹弹钢琴,拿拿单反,装装小清新。我们会了别人不会的,我们喜欢别人的各种羡慕嫉妒恨。
27 吐槽帝
开头几句的抬杠是为了据理力争,但随后争辩着总会离题千里,最终变成一场华丽的吐槽。久而久之沉浸在这样吐槽的气氛里无法自拔。


28 抢
每当有一个网站创立的时候就立刻跑去注册,注册之后就再也不管了。但这样有个好处—当任何一个网站需要用户名密码的时候,永远不需要重新注册。
29 符号
符号多少都有点象征意义。阿尔法城里的街道名其实也是入住“å±…æ°‘”共同的一个符号。共用的东西总要谨慎些,于是街名便由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
30 竞争
所谓“独孤求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更多精彩请关注:http://www.cbnweek.com/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