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房产哥:炫房子,也炫真相

 

 

上海房产哥的狂妄自大,比如他自曝的“买房从不排号”,看似轻描淡写,却反映着另外一层冰冷的现实---“房子正为富人而造”

 

 

 

文 | 黄琳

 

 

 

“哥2002年开始玩房子的时候,你们这群巴子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呢。西至嘉定,东至浦东,北至宝山,南至莘庄,到处都有哥的资产!”

“你们要真相?哥就赏你们这些买不起房的巴子们一个明明白白的真相!”

“送给那些这辈子都没指望买房的乡下巴子们一句话:成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没钱还不如早点回家种田贡献祖国!”

2010年4月,一位“80后”在网上一边叫嚣,一边展现着20多本绿皮的房产证。所有照片中的人像都“不要脸”---马赛克遮住了容貌。

 

身份成谜

 

这位“上海房产哥”的张狂,引发网民们口诛笔伐。愤怒的网民积极拍砖,好事的媒体推波助澜,然而这位房产哥终究没有现身:他是谁?仍然是个谜。

看时尚的穿着,有人猜测是个“富二代”,否则哪有能力半个小时内花3000多万“搞定”两栋小复式呢?

但也有猜测将“上海房产哥”的身份引向另一极端:不过是个贩卖制售假证的混混而已。

不管“房产哥”是否确有其人,总有人受到了伤害。买不起房的外地人、蜗居着的本地人,在高昂的房价面前,被这位传说中的哥结结实实地践踏了一回---Loser(失败者)! 房奴的标签,如同古代的囚徒脸上的烙印,醒目得残忍。

伤疤一旦被“房产哥”如此高调地揭开,绝地反击自是意料之中。

节节攀升的房价,在老百姓看来,和上海房产哥这样的职业炒家大有干系。

炒房“传奇”上演已久,温州炒房团的发迹便是这一“传奇”的生动抒写。1984年温州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那时,农民们就“争先恐后把一捆一捆的钱往柜台里塞,镇政府只得临时组织民兵到现场维持秩序”。如今,温州可以用来炒房的资金据称高达数千亿。20多年中,通过炒房发达的哥们、姐们该有多少?

坊间有言,他们---炒房团在沉默中潜行,却留下一路让人高山仰止的价格。

与闷声发大财的温州炒房团不同,上海的这位“哥”高调之至,在鄙视所有房价叹息者的同时,还自称“穷得只剩下房子”,刺耳而矫情。

上海房产哥的狂妄自大,比如他自曝的“买房从不排号”,看似轻描淡写,却反映着另外一层冰冷的现实---“房子正为富人而造”。对此,有知名学者肯定过,有著名地产人士强调过。而那些不在此列的人们最好去租房,或者,干脆如房产哥所言,不如回家种田报国算了。

另一面,高昂的房价催生了不少贫困人群,也在消灭脆弱的所谓中产阶级,而后者正是转型中国的“维稳”主力。

 

房产哥为什么这样红

 

“房产哥”为什么这样红?腰缠万贯、房产数十间,还是此人风流倜傥、英俊年少?非也。真实的原因在于,信奉“有房便是爷”的做派激起了“失败者”的怒火。“失败者”的人数越多,房产哥的名气则越响。

双方如同两位演员,一方代表“为富不仁”的投机客,一方代表勤勉老实的穷苦人,两者之间的争吵因房子而起,演出了一场极为简单的戏剧:以炒作房产为业的投机客抬高了房价,使得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买不起房的人们因此有了足够的理由抱怨甚至咒骂,这又激起了投机客的暴发户习气:索性炫给你们看看,何足惧哉!

这剧目演得如此真切,双方都有些难以自拔。投机客撕下了面具,以恶毒的言语辱骂另一方,脱口而出的蛮横与霸气之语,对于“穷苦人”来说,如同砍刀,招招见血。两者的关系成了死结。如何解?

近来政府频繁出台房价遏制措施,逐渐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图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但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七成,房产哥所在的城市上海,卖地收入超过千亿元,名列榜首,同比增长69%。房产哥看到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底气会更足?地价上涨了,房价还会跌吗?

一切都源于暴利的冲动,因为资本有一种持久且强大的逐利本性。当这种冲动与权力共谋,那种对于全社会的压迫感会让每个人都无可遁形。

也许人们本不应如此愤怒,即便这房产哥态度可厌,他不过是合法地投机赚钱,房价高企的罪责也并不能全都归咎于他。欲成房奴而不得者以及房奴坐稳了的人们,该如何自处?■

媒体来源:[文章]
(C) 《瞭望东方周刊》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