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2011年,印钞大赛第二季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文|CBN记者 仇晓慧
插画|陈杨


  通过对2010年投资市场的观察,我们的理财栏目已经学会了最佳市场预测法,这个方法的灵感是来自于天气预报,如果一个人总是说一句话—“明天的天气和今天差不多。”那么他对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就可以达到60%以上,而我们把这个手段运用到投资市场上,效果似乎也不错,要知道60%已经很不错了,很多大投资家皓首穷经也很难把自己的决策准确率从50%—也就是瞎蒙—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当然,在做这种预测时,预测者不要把自己这种“天气预报投资预测法”告诉听众。看看经济工作报告或者投行的投策报告,我相信大部分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这么做了。
  如果说我们的投资市场将会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美国又把印钞机的挡位换到了五挡,这种情况在2008年曾经出现过,那时候为了挽救雷曼兄弟垮台带来的影响,美联储曾经开了1.5万亿美元的支票来购买那些诡异的房屋贷款证券和政府公债。这笔钱用在2009年和2010年美国政府赤字,大概1万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的失业率还基本保持在9%至10%,GDP增长速度在2%至3%之间。美国佬当然觉得这样还不够劲,2010年底美国决定再次签出大额支票,这次预计金额应该在5000亿美元,并希望它能把美国经济带出两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
  但是美国这么一桶一桶地给自己的经济体灌补药肯定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如果发达市场经济体出现经济危机,其中出现的货币传导规律吧:如果发达市场经济体出了问题,那些政府们就会拼命印钞票强制自己的经济体从通缩的乌龟壳里走出来。由于水浸银根使得债券收益率非常低,追求高收益的资金会更多地流向新兴市场。
  如果这些国家的资本项下没有管制,大量的外资进入会让本币升值,也会引起当地资产,比如说地产升值,就像1990年代的日本一样。本币升值对于那些以出口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因为本币升值就会降低他们出口的竞争力。
  为了对抗本币升值,他们最有效的方法是跟随美元一起把印刷机开足马力。但是这样也会出现问题,这会使得新兴市场国家首先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就像这次通胀最早影响到了澳大利亚、拉丁美洲、印度以及东南亚的越南,印度CPI在2010年已经达到9%,而越南的CPI涨幅超过了10%,这些国家不得不进行大幅加息。这种资金流向新兴市场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发达市场国家真正的复苏,这时候资金会流回。随着发达市场国家的复苏,新兴市场也会开始真正的复苏,从而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
  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的必然性听起来有点像个坏消息,不过也有好消息,2011年应该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三年,从历史经验来看,总统选举第三年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总是比较出色的。从过去90年的经验看,标准普尔和道琼斯指数在总统任期第三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9.6%和18.7%,这个成绩超过了美国总统任期第一年或者第四年投资收益的两倍,而总统任期的第二年是最差的,它的平均收益不论是标普500还是道琼斯都为负数。
  这种第三年现象主要是总统为了自己的党派能在下一任总统选举中连任,要利好一下经济和资本市场,以此来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而整个市场也会预期到这种“利好”,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欲望也就特别强烈。由于美国的经济体量,全世界资本市场也会随着美国总统任期的第三年有个不错的收成。根据彭博社的测算,世界资本市场平均收益水平与美国市场水平的相关度达到0.8。摩根士丹利的MSCI环球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都会在总统的第三年表现优异,MSCI环球指数在总统第三年的平均收益是22.8%,这个收益率同样是美国总统第一年和第四年投资收益率的2倍以上。
  就像我们以前说过的,中国的投资市场在2010年是个等待的市场,等待价值被“忽然认识”,而这种忽然时刻很可能就在2011年出现。


01
股票
  中国的股票市场虽然已经够令人失望了,但是对比一下其他的“没谱”市场—起码在股票市场的规则是不许撒谎的,而在那些没谱市场中,大家却在鼓励撒谎—股票市场依然是2011年中国公司人投资者可参与度最高的地方。这种判断还基于股票市场是所有投资市场中可预期性最强的一种,一个投资者只要以最低的成本坚持投资那些有价值的股票,从中长期来说,必定可以获利。
  关于2011年应该买什么样的股票,最中肯的建议还是应该买那些价格足够低而公司又足够好的股票,而不买那些“可能还会继续涨”的股票。
  采用这种策略的原因有点类似于那个信上帝比不信上帝更好的推论,如果价值投资存在,那么投资者应该选择更有价值价格更低的股票,如果价值投资不存在,资本市场处于一种随机状态,那么投资者选择价格更低价值更高的股票应该和其他股票一样有机会获利,所以还是选择更有价值的股票吧。

02
债券
  在金融当局收紧银根但是企业还很有发展冲动的情况下,投资到有不错收益的债券基金还是不错的,债券基金基本可以屏蔽掉单个债券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且它还能保持比较好的流动性。如果公司人投资者有较长时间不用的现金,比债券基金更好的方式是直接买时间不太长的公司债,相信在2011年,很多公司会有以比利率高的收益率发债的冲动。

03
黄金
  2011年黄金很可能还是那么耀眼,让黄金停止上涨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世界经济真正开始复苏,另一个就是有更好的投资品代替黄金—这种投资品被要求有全球统一的市场,方便的交易场所,透明的交易规则,便于储存和运输并有广泛的认同度—白银也许有希望,但这兄弟两个似乎并不是替代的关系。对于一般的公司人投资者来说,迷恋黄金并非明智之举,最主要的原因是,黄金并不能产生收益,它只适合用来投机,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投机总不是一件特别正确的事。

04
房地产
  在政策当局对房地产价格非常敏感的情况下,再加大对房地产的投资似乎是不明智的,但在全球货币量充裕的情况下,卖出房地产似乎更不明智,因为在大通胀的世界潮流中,政策当局可以控制房地产价格不迅速上涨已经不容易了,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几乎不可能。房地产保有税出乎意料地在重庆和上海推出了,这个税种对地方政府来说似乎很有执行的冲动,但从根源上来说,这个税还是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评估问题,另一个是执行问题。不过地产保有税肯定会增加房地产投资者的成本,为了转嫁这部分成本,中国大城市的房屋租赁市场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一部分新的租赁房屋会进入市场,而原来的出租房屋有了涨价的冲动。

05
边缘投资
  对于那些已经近似于荒诞的各类收藏,一般公司人投资者还是尽量少碰为好,如果你对这种投机十分着迷,还是把钱用来买黄金吧,实在不行打麻将也会比投资那些光怪陆离的东西收益好一点。

06
外汇
  在这种大宽松的货币氛围下,公司人投资者最理性的并且最保守的做法还是握紧人民币吧,当然这是在你认为“保守”这个词不是个贬义词的情况下。
  如果你喜欢投机,在欧元和美元中更应该做空美元,不过对于外汇这个投机市场来说,对一年这个时间段的预期似乎比预计宇宙毁灭是不是在下午两点还要离谱,大家更关心的是下一个十分钟。

07
白银
  白银这种东西很像黄金,但是它对于通胀的预期似乎总是要反应慢一些,特别是现在国际投机资金对黄金可能出现审美疲劳的时候,白银就更可能成为投资的选择。而且白银的升值表现似乎也和美国总统的第三年现象有关:过去60年,白银投资收益率在这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平均为22.9%,在所有的第三年中,白银的正收益概率占到80%。
  还有个原因,市场比较认同黄金/白银的价格比值在16—20之间—这可能是要炒作白银的人说的—现在这个比值应该在40倍左右。不过即使这个比率正确,那又有谁说的准呢,你怎么知道是白银价格上涨,要是黄金价格下跌呢?

08
你能想象到的可以收藏又不会变质的东西
  虽然我们不支持做收藏投资,但是飞来横财也不要拒绝。现在的投机资金到处寻找各种可炒作的小市场,这些标的的特点很类似,为了增加这种平添财富的机会,在2011年,公司人投资者首先就是要减少买废品的次数。

09
QDII
2011年的资本市场很可能出现的是,海外的市场要比中国热闹,所以作为一般投资者不如通过QDII来做个投资尝试。预期QDII在2011年发行也会出现高潮。

 

记住这9条“但还是”投资定律

01 虽然投资可能没有好收益,但我们还是要投资
  这是因为保留更大比例的现金在可能出现的通胀状态中更不是个好主意。

02 我们知道很多投资机构贪婪无知而且没有信用,但是我们还是要把钱交给投资机构
  很多时候,公司人还是要把钱交给他们,因为其他人还会更差。

03 分散投资很可能会降低你的投资收益,但是你最好还是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会降低你孤注一掷的收益,但更多情况下,会让你睡眠情况更好。

04 虽然哪种投资逻辑都在赔钱,但还是要有自己的逻辑
  投资逻辑不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但可以告诉你千万别怎么做。

05 坚持价值投资会受人嘲笑,但还是要坚持价值投资
  如果价值投资让你等得太久,最好的办法就是再等下去,因为其他方式会让你失去再等下去的机会。

06 高风险投机很可能会让你一时得意洋洋,但还是要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水平
  高风险的投机很可能会让你赚到超出平均收益的钱,但是这个“很可能”的概率应该在1%以下。

07 不随波逐流会让你感到失落,但还是别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只会让人收获最差的投资收益。

08 多年来的财富建设可能会损失,但还得继续建设
  在漫长的财富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忍受暂时损失,那就真的不要投资了。

09 媒体一半的话是骗人的,但你还是要关注媒体
  在媒体泛化的时代,媒体的话起码有一半在顺口胡说,或者缺乏指导性,但是在这个似乎更加纷繁复杂的世界,公司人投资者还是要更加关注媒体,因为你没法知道媒体的话哪一半是骗人的。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