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危险的玉米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继大豆基本沦陷后,玉米是否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呢?
《商业价值》杂志 尹训宁 |文
    35、48、84、1572
    4846、248、129、127
    你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两组差异如此巨大的数据?解释一下,上面的一组数据分别是中国2007年-2010年玉米进口数量(千吨),下面一组数据分别是中国2007年-2010年玉米出口的数量(千吨)。
    非常明显,中国玉米贸易已经由原来的出口占据绝对地位逐步沦为进口占绝对地位,玉米进口在4年中增加了接近44倍,而出口则降低了37倍之多。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大豆沦陷的轨迹,要知道大豆可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最痛处,难道玉米又将要重蹈覆辙?
    实际上,玉米危机早在2003年就埋下伏笔,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迅速发展,玉米制乙醇、氨基酸、淀粉糖等一系列项目的开发,特别是养殖业的快速成长,我国对玉米的需求量得到了巨大的释放,保持了每年30%的高速增长;而另外一方面,全国玉米平均亩产还不到400公斤,不及美国单产的一半。此外,种植面积在全国土地利用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指望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来达到增产的目的也非常困难,这就造成了玉米供给的变化不大,每年增产也就在3%左右。
    供求之间的巨大差异,势必会造成玉米的紧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是美国大豆协会以及外资企业一直极力向中国推荐的“玉米-豆粕日粮”已经成为了中国饲料的标准,而饲料业消耗的玉米占到整个玉米需求的80%左右,大豆已经被外资控制,玉米出现大量进口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玉米出现今天的局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必然。”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郭会勇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可能还不能改变这个现实,但长期看,虽然玉米不会成为下一个大豆,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被控制的玉米
    众所周知,大豆之所以被外资控制,与外资对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布局控制有着极强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还是大豆的净出口国,但自从1995年开始,进口量逐年增加,直到2003年进口首次超过出口,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更加不幸的是,自2004年起,中国大豆加工业几乎全面亏损,外资乘虚而入,完成了由贸易商到实业家的转变,也进一步完成了对大豆整个产业链的布局,掌控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特别是在90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有外资背景,实际产能控制占国内的85%。
    之所以把大豆沦陷说的如此清楚,是可以看到中国玉米的整个产业链也正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处于玉米最上游的就是种业。早在2002年,美国种业巨头杜邦先锋就与登海种业组建合资公司;4年后,它又与敦煌种业组建合资公司,共同从事玉米的制种和销售。而最近更令人担忧的是,2010年2月10日,作为国内种业大佬的隆平高科,也与Vilmorin HongKong Limited签署合资合同框架性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共同投资2亿元人民币设立合资公司,主营杂交玉米种子等业务,这更增加了外资对中国玉米源头的话语权。
    实际上,外资的野心还并止于此,通过合资建设,外资企业对国内的种子销售渠道和市场实施了更大影响力。比如2007年5月,世界排名第三的瑞士先正达种业公司通过收购河北省三北种业49%的股份,不仅拥有了三北种业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和一系列优良的玉米品种,并可直接使用三北公司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营销网络;2007年9月,世界排名第四的法国利马格兰种子公司通过旗下VHK公司,与湖南隆平高科的第一大股东长沙新大新集团合作,间接实现对隆平高科的实质性控制;2007年9月,拜尔以项目合作形式与四川绿丹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展开合作……
    对于玉米,外资一直是不遗余力地跑马圈地,全面布局,既掌握研发源头,又对下游的渠道和市场逐步渗透。
    而对于玉米的深加工产业、特别是饲料业,自1979年泰国正大集团进入中国,已经拥有130多家饲料企业;截至2008年底,在中国饲料行业内有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企业153家,外商企业282家。与国内企业相比,外资企业有起点高、规模大、技术强、布局巧妙等特点,比如正大集团长期占据中国饲料市场10%左右的份额,而中国产量前10名的本土企业总产量在2004年才达到10%左右。尽管现在前10位本土饲料企业份额已经达到了30%,但在这些企业的背后也可以发现外资的身影,其中某些企业也已经开始进口玉米。
    非常清晰的思路,外资通过对玉米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已经初具规模,而中国玉米业已面临最危险的境地。
难道中国玉米产业真的没机会了吗?
    变化的产业链
    相比较于其他农产品,玉米被认为是产业链最广泛,影响面之大直接牵涉到其他农产品、甚至工业产品的价格。因此,从玉米产业链上来说,玉米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任何品种。
    上游的种业,对于玉米种业来说,被认为是国内种业竞争最激烈的品种。目前,中国90%的种子企业都在从事玉米经营,大型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30%左右,市场相对比较分散。看起来商业机会可能仅会存在于大企业之间。其实则不然,比如特色玉米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就很巨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鲜食玉米被视为一种蔬菜作物,在所有蔬菜作物中,鲜食玉米的总产值排在鲜售市场蔬菜产品的第4位,加工产品的第2位,成为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美国鲜食玉米罐头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日本的年进口量就达5万吨。中国甜玉米罐头及速冻甜玉米制品不到3000吨,相对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被忽视的市场。
    当然,对于种业来说,还有一个更为广阔而备受争议的机会,这就是转基因玉米。中国玉米产量低、价格高,单就转基因本身来看,它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产量,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国外、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高,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但其价格低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发达国家巨额的农业补贴所致,而如果中国在此有进一步动作的话,这势必会对产业链和种业本身产生更强烈的震撼。
    实际上,变化最明显的应该属于饲料企业,玉米的紧缺必然会造成价格的上涨,这对于坚持多年的玉米-豆粕日粮的标准会造成较大冲击。
    这在饲料业的发展史上是有过先例的。从2002年至今,中国玉米价格累计上升了1.89倍,豆粕价格上升了1.62倍,鱼粉价格上升了2.08倍,所以现在鱼粉已经从普通的生猪和家禽饲料中被除去了,仅仅用在乳猪料和高档水产料中,其中原因就是因为价格太高,而且大量依赖进口。
    尽管玉米是饲料的原料,可完全替代的原料并不很多,但是一方面进行部分替代还是能够做到的,比如小麦、麦麸、米糠、杂粕、各种渣滓等;另外一方面利用厨余处理的工业化,也将是未来饲料原料的巨大来源,这些都会对玉米为原料的饲料形成有效的替代。
    据东方艾格预计,假设未来中国饲料行业玉米原料和其他原料的消费结构不变,2015年的中国饲料产量(折合全价料)将达到3.58亿吨,届时需要玉米1.4亿吨,比2006年增长54.48%。假定除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以外的玉米消费比重不变,而工业玉米消费即使按照国家发改委规定的26%的上限, 2015年玉米工业消费量将达到5668万吨,增长88.93%;而国内玉米总消费量将达到2.18亿吨,增长63.04%,已经大大超过届时1.74亿吨的产量。
    如果再考虑到玉米价格基本每年都要上涨10%左右,对饲料企业的成本压力显而易见。
    因此,对于饲料业来说,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变!
    当然,玉米深加工还有很多的发展方向,但早在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规定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各地要立即停止备案玉米深加工项目,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须停止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国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此外,玉米深加工项目将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这对于玉米制乙醇、淀粉糖等商业机会,企业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切入。

    原文链接: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3364.html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