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就业市场尴尬的源头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商业价值》杂志 赵鑫|文
    春节之后,随着各地农民工返城务工,“民工荒”的问题又开始笼罩各大城市,“招工困难”及“工资提高”等报道蜂拥而至,由此引发的人口红利结束的恐惧也导致了大众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质疑。从短期来看,这些问题的确主要是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加剧引发的。
    从表象上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了日益供不应求的问题,逐步导致工资的反复提高和制造业成本的反复上升。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年复一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样令国家头痛不已。可以说中国不缺大学生,缺的是农民工。招聘会中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如果仅从供需比来看,农民工确实要比大学生吃香得多。业已出现的众多不正常现象便是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矛盾的真实写照。
    我们从近10年的高考招生情况看到,造成今天就业市场尴尬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一直以来中国老百姓对大学这个梦幻校园的渴望。中国的社会资源长期过度集中于“一线城市”。80后的这些年轻人都是怀揣着上大学而加入到一线城市来寻梦的。过去有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老百姓心中变为“上大学改变命运”。过去计划经济年代,能上大学即意味着解决未来户籍、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于农村学生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城镇化由1949年的10.6%经历了60年后,发展到今天的45.68%。与成熟经济体主要依靠经济发展以及产业机构调整推进城镇化不一样,在中国,城镇化的另一个主要推动力是高考。2009年,我国高考招生人数629万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60万人,共有1489万人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进入职前专业技能深造。我们以54.32%(农村人口占比)的农村生源来计算,可以估计在1489万人中将会有809万人在未来三四年内转移到城市,这相当于2008年农村已转移城镇人口1031万人的78%。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来源主要依靠大学生,在职业技术方面的人才所占比例过低。
    10年前的2000年,当年高考报名人数仅占到了1982年出生人数的15%,也就是说有85%的人选择了不读大学即工作的职业道路。然而2010年有44%的18岁劳动力选择进入大学深造,即仅有56%的人从事职业技术或者体力劳动。今天的人们几乎认为孩子不上大学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从前后对比可知,高考门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今天民工或职业技术人员有29%的巨大缺口。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目前尴尬的就业市场1/3的源头来源于老百姓的大学梦。

    原文链接: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3370.html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