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在云端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Warning: array_multisort(): Array sizes are inconsistent in /home/u768412851/domains/chinamediablog.com/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related-posts/recommendations.php on line 357

   

如果你想开个洗车房,肯定不需要先有个自来水厂。同样的,现在你只要有个好点子,甚至一台电脑不用买、一个程序员也不招聘就能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机会都在其中。

文|CBN记者 谢灵宁 陈旭 徐涛  袁园  实习记者 何晶
图|林舒


  创业者张维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在做一种云彩之上的生意:浪漫,巨大,又多少有些难以形容。比如他最常向别人解释的一个观点:要提供网络服务?很好;可是自己买服务器和招工程师?没必要。
  2008年张维在硅谷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亿维融智。这是一个用来发布外包信息、同时解决这一过程中项目管理问题的平台,张维把这个平台命名为“智城”。如果你觉得这个概念有些费解,那么可以看看连锁超市麦德龙的例子—这是张维的客户之一。
  2010年,麦德龙开发了一款名为istarfarm的iPhone手机应用程序。通过这个程序,顾客可以使用iPhone手机,在超市里查看那些自有产品的条形码,产品来源产地等信息都能准确显示在手机上。这被很多顾客认为是一款有价值的应用。可当今年麦德龙希望能迅速开发出适用于Symbian和Android平台的程序时,它遇到了难题。在那些有多平台同步开发技术实力的公司眼里,比如软通,这样的项目太小;而如果麦德龙去寻找个人开发者,他们又往往无法胜任多平台的同步开发。
  这正是张维这家公司的用武之地。他将麦德龙的项目承包下来,作为总体承包方,为麦德龙寻找下一级的开发者。与传统分包方式不同,这个需求信息被发布在了“智城”平台上,等待竞标者主动联系。竞标者通常更愿意通过网上留言板进行沟通。因为沟通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成为证据留下来,保存在亿维融智的服务器中。
  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多个iPhone手机、Android手机、Symbian手机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针对同一项目同时开发。由于有了智城的协作平台,他们在与麦德龙的>>项目沟通和协作过程中,也无需自己架设服务器。
  在这种外包服务项目中,传统的方式是由合同双方各自架设服务器,如果你曾经做过软件开发,就会知道那件事有多么吃力不讨好。你不仅要购买硬件设备,还得安装来自微软、IBM等公司的协作软件,这些软件往往昂贵到需要数十万以至上百万元,而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熟练操作。即便是对于麦德龙这样的大公司,一个软件项目就做出这样的投资也并不划算,那些普通的中小开发者和创业者,当然就只能避而远之。
  亿维融智这类公司解决的就是这种问题。它充当了一个平台,可以同时解决劳动力、软件、存储资源和计算能力等问题,适合于那些对网络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需求、但无法或不愿在计算机设备上投入过多的个人和公司。
  李智所创办的八百客提供了与亿维融智形似的服务。在山东济南,八百客一个有将近50人、面积300平米的办公空间已经运营了半年多。它的收费标准是每天1000元人工实施费,协作客户进行软件开发。客户最终支付金额视开发天数而定。
  如果让那些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硅谷工程师们来形容,以上这些这就叫“云计算”。他们认为一家公司日常运营所需要的计算处理及数据存储能力,应该可以成为像水电煤气一样的公共设施,按需索取,按量付费。这些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就是“云”。
  如果你想开个洗车房,肯定不需要先有个自来水厂。同样的,现在你只要有个好点子,甚至一台电脑不用买、一个程序员也不招聘就能开发出自己的产品。这对创业者当然意义重大,如果再多想一步,对大公司来说这将是更大的商业机会。
  “创业中小企业按传统方式购买软件和服务器太昂贵,用云服务会更合适。”张维说。还在硅谷时,他就发现了一家名为SmugMug的网上照片存储网站。它的文件存放量曾经在很短时间内激增到5亿张,但却并没有急于投资昂贵的存储设备,而是使用了亚马逊提供的在线存储服务S3。结果是这家网站极少出现服务器无法负荷的情况。
  张维本人也是云服务的积极实践者。亿维融智本身正是一家建立在“云”上的公司:它购买了亚马逊的计算处理平台服务EC2、Quicken公司的在线财务服务,这些构成了智城得以运作的核心。为了满足客户们在线协作的计算需求,自己搭建服务器可能需要上千万元甚至数以亿计的投资,而购买那些现成的服务就没有巨额投资的担心。
  不仅仅是中小公司需要云服务,下面我们换一个你可能更熟悉的例子。2008年,湖南卫视开始推动新媒体项目金鹰网。这家以娱乐节目著称的电视台想把自己那些人气最高的节目放到互联网上进行二次传播和营销,但是其自身却缺乏海量的后台存储。美地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游峰找上门来,他承诺可以先让湖南卫视免费试用一年自己的在线存储产品。一年后,金鹰网果然成为了他的客户。
  游峰谈下的另一个客户是盛大网络。这家正处于转型期的互联网公司有4万多台服务器,分布在300个不同的机房,一旦有一个死机就需要技术人员半夜开车过去检修,机器维护已经成为制约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美地森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把盛大的各个服务器组成了一个统一平台,通过动态调配,去承载集团各个子公司之间不同的业务,避免了各个子公司—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盛大在线等在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上的重复投资。
  早在2006年,还在新浪任职的游峰就第一次听说了云计算。他在公司负责邮件和搜索的研发,技术人员们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像Google那样,把所有的服务器连接起来。按照当时新浪的成本分析,如果Gmail的运营成本是1元的话,那么新浪邮箱的运营成本大概就需要10元。
  但实际上,对外提供云服务的真正先驱是亚马逊。2002年这家公司就成立了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Amazon Web Services,AWS),向中小企业提供销售存储、计算等服务,然后根据使用量进行收费。这比通过连接公司内的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巨型服务器的Google喊出云计算的口号还要早了4年。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如今相信,在3年之内,亚马逊AWS的年收入将可以达到12亿美元。
  游峰认为这类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技术将会有长久的生命力。2007年,他辞职创办了美地森科技有限公司,要做成“中国第一家云平台提供商”。与张维和李智相比,他的计划要大得多。
  游峰认定的学习榜样是亚马逊。这家美国公司曾经为了支撑庞大的网上购物业务,购置了大量计算机和存储资源,后来却发现它们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空闲的。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成了亚马逊建立AWS部门的直接诱因。很多中小公司在这个平台上按照实际需求付费购买服务,比自己部署相应的IT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要便宜得多。
  游峰面临的最大悖论是:像美地森这里可以为企业提供降低成本的技术及服务的公司,其自身却需要大量资金维持运营。
  游峰创业的初始资金多来自自己的积蓄。2007年,通过科技部投资保障项目计划,美地森获得100万创新引导基金;2010年又得到了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但这些钱远远不够。他曾经找过VC。最初VC对云计算完全无法理解,直到2009年才有更多人知道,至今大部分VC仍然显得有些犹豫。“大部分VC投资需要的是收益,不会提前两年给你培育市场。”游峰说。
  依靠技术和资金实力,亚马逊推出了稳定可靠的云服务,给亿维融智这样的公司带来了机会,而亿维融智又带动了一批个人和中小企业成为云服务的使用者。张维正在寻找中国版的亚马逊。由于国内访问亚马逊服务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张维正计划在10月份合同到期之>>后,将网站与国内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合作。一年来,他一直为此在作考察。
  成为中国版亚马逊云计算正是游峰的目标。而现实是,要想达成目标,他面前还有很长的路。
  三年来美地森已经累计投入了五六百万元。由于云计算产品开发周期较长,获得收益往往是推出产品20个月之后的事。一些国有企业客户项目审批流程繁琐,仅一个项目就可能需要10个部门的审批。“项目方案在每个部门放一周,半年很快过去了。”游峰希望市场的发育再快一些,公司就能够挺过去。
  所以无论国内国外几乎都可以看到,正在割据云计算上游的主要是那些超级大公司。现在你几乎无法找出不对云计算感兴趣的大公司:硬件公司IBM、惠普和英特尔,它们提供了高性能的处理芯片、服务器、存储单元;软件公司EMC、Vmware推出了软件平台解决方案;亚马逊、Google成为了云计算服务基础设施的提供商。
  在中国,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在建设自己的云平台,腾讯已经成功地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8万多台服务器连接在了一个平台上,“阿里云计算”则在2010年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新的子公司。
  云计算也正在成为很多风险投资商的心头好。不过,相比于直接缔造亚马逊级别的公司,它们更偏爱投资少(相对)见效快的中间层。宽带资本出资人之一、杀毒软件企业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说,宽带资本正积极在云计算领域寻找投资机会,包括云计算服务器、数据中心、软件、系统集成、应用五大领域。在2010年,宽带资本总共募集了约33亿元,其中10亿元投在了云计算领域,迄今为止投资的公司总共9家。
  最新的例子是天云科技。按照宽带资本的计划,天云科技将成为云计算服务的“集成商”。它介于基础设施提供商(如亚马逊、阿里云、美地森等)与服务提供商(如亿维融智、八百客等)之间,直接面向客户销售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服务集成商是阿里云计算总裁王坚所乐于见到的。在他的计划中,阿里云将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水电煤”。借助集成商,它不用直接面对名目繁多、要求不一的各行业用户,也能把自己的服务卖出去。“就像自来水和电一样,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王坚说。而集成商角色的出现,同样也可以使亿维融智、八百客这些平台和软件服务提供商更加快速地找到客户。
  对八百客这种利用云计算概念创业的公司来说,寻找与说服客户仍是最困难的一环。李智曾在甲骨文等公司从事过软件开发,2004年回国创办了八百客。仅仅半年他们就拿出了自己的产品。这是一种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这类软件通常需要单独订制开发。不过,八百客的产品是在互联网上提供的,用户不用购买安装软件,只需安装客户端并访问八百客的平台,就能实现个性化管理客户的功能。他设想的理想状况是按客户端收费,每个客户端每月60元的服务费用,一个企业最少购买4个客户端。
  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李智和他的同伴—大多数是软件工程师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培育市场上。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活动。多数公司对此都抱谨慎态度,并且不同行业需求也不尽相同。李智曾想到从相对垄断的行业入手,这类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敏感度不高,但也会在诸如合作伙伴的资产规模这样的硬性条件上遇到障碍。
  这种寻找客户的烦恼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八百客面临的资金压力也与日俱增。销售总监、市场总监都曾被人挖走。迄今为止李智也没有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市场营销、发展代理,甚至是打电话,八百客都在尝试。只是与当初相比,他们已经有了50个人的销售团队。
  如果天云科技这种集成商能够更有效地运作,李智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可惜,大部分集成商的生意也只是刚刚开始,谈不到已经深入到了各个行业。
  王坚认为,与IBM、惠普等跨国公司相比,阿里云这样的国内基础服务提供商更符合国内中小企业需求,在合适的时机,甚至可以推出面向个人的服务。这种情况暂时还没出现,也是卡在同一个问题上:云服务概念还没得到普遍认可,同时集成商等产业链角色也还没有足够完善,这使得云服务很难达到规模效应,最终降低价格。
  张明正更为强调市场的接受程度。“选择把资料放在家或者公司里存储,还是放到云上?事实上放到云比较安全一点。”他说。不过他同时也承认,这样的观念要像“钱存在银行比存在家里安全”一样普及还需要时间。
 ã€€ã€€æ¸¸å³°åˆ™å¹²è„†æ‰¿è®¤ï¼Œå¯¹äºŽäº‘计算的完整概念“即便现在的从业人员也说不太清楚。”大家都处在原始积累阶段,国内市场真正云计算的产品还不多,并且还只是非常初级的产品—如果说这种原始是一种机会的话,现在国内市场机会大得很。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云计算生态链

云计算基础设施设备提供商
主要提供:云计算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

典型代表
英特尔
提供产品:计算机处理芯片(CPU);数据中心优化技术;联合厂商制定基于开放、可扩展的数据中心架构标准;“云构建”计划,培养项目开发者;提供适应云计算平台的客户端技术。

微软
提供产品:云计算操作系统;云计算一站式解决方案。

IBM、戴尔、惠普
提供产品:连接云计算底层的服务器硬件产品、企业级存储设备。

EMC、Vmware
提供产品:虚拟化软件解决方案、企业级存储设备。

适用角色:资金实力、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面临问题:如何引导行业走向正轨。


云计算基础服务提供商
主要提供:提供云端的存储、计算、数据中心服务等 。

典型代表
亚马逊
提供产品:云端存储S3服务、云端计算资源Elastic Beanstalk服务、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

IBM、戴尔、惠普
提供产品:企业级一站式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阿里云
提供产品:面向国内中小企业的云存储、云端计算、数据中心。

美地森
提供产品:云端存储、云端计算主机、企业私有云计算服务解决方案。

适用角色:大公司;有一定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科技创业型公司。
面对问题:持续投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下游产业。

 

云计算服务系统集成商
主要提供:向上连接基础服务提供商,向下针对不同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面向最终客户销售。

典型代表
Boomi(已被戴尔收购)、天云科技、华盛天成

适用角色:有资金支持、有各行业背景的IT服务公司。
面临问题:如何深入行业了解需求;建立完善的服务和销售网络。

 


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
主要提供:面向不同需求的应用服务(可向上连接云计算服务系统集成商)。

典型代表
亚马逊
提供产品:云音乐服务Cloud Player,用户购买的音乐将存放在亚马逊服务器上,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播放。

Salesforce
提供产品: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亿维融智
提供产品:在线协作软件开发平台。

八百客
提供产品: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适用角色:中小型创业公司。
面临问题:服务和产品品质;找到最终用户。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