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李思磐《反思大众传播的“厌女症”》
媒体来源: 何三畏的BLOG

一篇好文章。相隔两个星期,读过两遍。现在转过来。感谢李思磐同学。

同样的问题也是笔者早已感觉到的,但是一来是笔者懒惰,二来可能毕竟没有性别体验(为了不至于犯作者批评的错误,我故意不去搜索作者的身份信息,以免有顺便考证作者的姓别之嫌。但是,我假设作者是一位女性,或者一位相当好的专家,因为作者对女性的体察真是太细致和太专业了),以致远远达不到这篇文章的深入而有条理。

没说的了,推荐!

 

反思大众传播的“厌女症”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4-02

作者:李思磐

 

    广东省妇儿工委召开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编制网络问策网友座谈会,这本来是一次相当有诚意的、向社会取经的意见征求,涉及的议题包括了家暴防治、入园难、流动妇女儿童社会福利和农村妇女信贷扶持等很多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可是最后,这个会在网络上传成了这么一条新闻:“广东要教育中小学女生不要傍大款当小三。”这也在全国妇女研究学者、社会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弹。

    事情源于某报纸对这次会议的新闻处理:记者编辑用“粤将从小学开始女性教育”作为标题,并且在引言部分,罗列了种种女性“堕落”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关于政策的报道;很难想象记者在报道其他政策,譬如财经、城建之类的时候,会如此漫画式地开场——但是,这个政策是关于妇女的,于是八卦式处理成了新闻行业处理这类新闻的惯例;记者也许会说,读者就是喜欢看这样的新闻——转载率就是一个证据。不过,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兜售信息的小贩,而是公共领域的建设者。从建立性别公正的公共空间这个角度来说,媒体目前的角色是负面的。

    大众传播确实存在这样的一种“厌女症”。厌女症(misogyny)本来自文化研究的词汇,指的是对女性的仇恨或者强烈偏见。厌女症的存在是为了合理化和维持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女人“活该”在社会的资源非配体系中,永远占据弱势地位——— 因为她们“素质低”或者道德上“自甘堕落”。而在大众传播的实践中,厌女症基本上体现为这样几条心照不宣的原则:

    第一,关于女性的新闻不值得报道或者以尊重、严肃和专业的态度报道,这些新闻应该是娱乐性的。这个原则决定了,大学女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难找工作不是新闻,但富二代校园征婚就是新闻。

    第二,很多社会问题源自女性的“堕落”。只有极为少数的女大学生从事性交易或结交已婚、富有男士,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一群体做这些事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但常常被媒体极致放大;而有着丰富社会资源的已婚男性何以能够肆意而为,而只需付出极低的成本,却没有人关心。说得不好听,女大学生群体简直是厌女症媒体的集体“意淫”对象,但这种“意淫”从不包含其学业能力。在网络搜索“女大学生”,相关的网页大多是关于“裸”、“包养”、“卖淫”等等。

    第三,“美女”准入制度。新闻中出现的女性,有一大类别,那就是美女。尽管媒体的审美标准也不算苛刻,但不管报道对象是企业高管、人大代表,还是学者或运动员,不管她们的职业身份、能力表现跟美不美有没有关系,新闻照例要突出“美女”二字,顺带描述衣着长相,不知道是为了说服编辑,还是要吸引读者。这种“美女准入制度”暗含的原则,就是——— 女性唯有年轻貌美,才有在公共领域展示的价值。

    第四,女性只能是新闻中的客体。从上一条美女原则出发,大量女性被排斥在新闻报道的范围之外。农村女性、底层女性、老年女性在新闻中极少出现,尽管她们的权益状况最值得担忧,最应该被社会“看门狗”——记者们关心,但她们出现在新闻中时,经常是作为悲伤、无力、被动的受害者形象出现,甚至很少有她们的声音出现。

第五,妇德陪审团。而对那些相当主动,也不底层的女性,譬如一些女性的中产阶级或“成功职业女性”,媒体的报道则往往“溢出”公共领域,去追问她们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异性关系,是不是好妻子好母亲等等。这些关于成功女性的报道似乎要告诉我们:女人若不是贤妻良母,你再表现杰出也白搭。与此相对照的是男性——没有人要求男性成功的同时扮演成功的家庭角色。这看起来很“合情合理”;但媒体是否应该反思,真的做到了毫无偏见吗?而在与性有关的侵害事件中,首先被拿出来质疑的是受害者的道德。我见过最令人发指的例子,是一起奸杀案件中,记者详尽地描述两位女受害人生前如何爱打扮、交游广阔、回家很晚。

    妇女占据人口的半数,所有社会议题都与她们有关,百年大报《纽约时报》,其新闻守则是“A llthe newsthats fit to print(所登新闻皆宜刊登)”。其“新闻政策”中,即有一条“新闻报道不能对女性有所歧视与侮蔑”。性别平等,也应该成为每家媒体的基本原则和记者终身学习的内容。

    如何做到这一点?至少,每个媒体人在报道的时候,都应该问问,报道是否采访了女性人物?是否引述她们的意见?还是用猜测性的描述替代之?你的提问有没有倾向性?在你报道的新闻和你自己的观念里,男女两性是否扮演着智慧/美丽、理性/感性、思想家/生活大众等截然两分的刻板角色?你有没有以专业的精神去分析政策的脉络,而只是凭着路人甲的直觉去渲染“劲爆”细节?(作者李思磐,媒体从业者)

媒体来源:[文章]
(C) 何三畏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