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合并的城市记忆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合并的城市记忆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其实还好啦,记忆不会抹去,改个名称而已。

文|CBN记者 陈锐 刘昉
制图|宋赤兴


  借用网络上的一种说法,许多这个6月头上还自认是卢湾“土著”的人,到了6月底再碰着,就只能相互以“黄浦3期”作为身份识别了。至于黄浦2期,当然是2000年就被撤销并划入黄浦的南市区。
  黄浦3期的排异性比2期大太多。网络上所有的怀旧都透着一股不乐意,卢湾的不乐意,并不主要在于两区相并,更多还是因为并了之后不但不叫卢湾,反而竟然叫了黄浦—其实哪怕叫浦湾呢?!
  至于两区合并会整合多少资源带来多大发展,跟我们的关系还真没多大,相反机构精简合并会给我们办事增加不少麻烦倒是一定的。而基于地域而生的优越感尽管有些莫名,却是历来四处都有。在上海人的记忆里,卢湾代表着“上只角”,代表着思南公馆、新天地、田子坊、雁荡路和复兴公园,代表着小马路和老洋房。精致感和小清新是它的重要属性,卢湾就是所有这一切的标签。似乎对于黄浦,让人联想到的只是更拥挤、嘈杂、市民化。
  的确,通常情况下,我们关于城市和生活的记忆都与一些地名有关—卢湾、黄浦各代表了一种城区气质,北京的宣武、崇文亦然。住过的弄堂,念过的学校,常去兜的马路,总去吃的饭馆……各种地标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节点。
  怀念很好理解,过分激动就有点动机可疑了。是情难了的成分多还是得瑟的成分多?怀念以“310103”开头的身份证号码?还是赶着昭示自己的“上只角”身份?若这次不是黄浦,而是跟静安或者徐汇合并,喜闻乐见的几率就大很多吧?
  北京的城区合并已经过去一年。去年7月1日,国务院下文批复城区合并的事情的时候,北京人都觉得在眼睁睁地看着历史消失。
  尤其是住在宣武区、崇文区,或者在那里成长过的人们,对此很困惑:虽然人们都觉得宣武、崇文“又穷又破”,但是宣武区是北京城肇始之地;而崇文区有“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坐拥“崇文三宝”,这些才是最有京味儿的地方。这种对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焦虑可以理解:“好多年后,大家如果都习惯了东城西城,那我们这些来自宣武崇文的人,该给自己贴哪里的标签呢?”
  不过在行政区划调整的支持者看来,这里的文化标志已经被努力保留了下来,例如陶然亭还是陶然亭,大栅栏还是大栅栏……和以前不会有两样。
  好在只是城区合并,虽然改了最不愿改的名,但一切健在,继续向前。
  上海的淮海路上的长春食品商店仍然排着长队,阿婆们并不在乎是买自哪个区;最常去的钱柜改了名不习惯,大不了改叫钱柜复兴公园店;雁荡路、嵩山路、思南路都还在,梧桐依旧,静谧依旧。馄饨摊头在,弄堂面馆也还在。北京的宣武区图书馆变成宣武图书馆了;崇文区在建的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三馆”,现在被称为崇文文化大厦。
  城市发展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感受有所改变,所有的过往记忆都会以各自的方式保存在每个人的心里,而不是因此消失。


卢湾&黄浦

喜欢卢湾,任何时候都时髦
 复兴公园的马恩像、长椅、电马,还有中老年跳恰恰,也有小青年开派对,浑然天成。
 长春食品商店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淮海路一枝花,每天排队买红肠和点心的阿姨爷叔,爱生活的程度直接KO掉隔壁H&M的时髦小青年。
 新天地的气氛是哪里也山寨不去的。而且还有太平湖,有一大会址,有时髦店和时髦人,作为城市地标来说,它简直文武双全。
 进贤路短小精干又复古时髦。还有雁荡路,思南路,淡水路,这些小马路把卢湾变成了一个形容词。
 卢宫里有多少卢湾甚至全城少年的快乐回忆啊,打架、抽烟包括牵手,好多第一次都在这里。
 重庆路口的妇女用品商店,简直启蒙了整个内地的时尚风潮。今时虽然不同往日,还是但愿古旧的风貌始终存在下去。
 就算现在时髦高级便利的电影院再多,也代替不了那些被爸爸妈妈带去国泰看一场电影,兰心看一场木偶剧的童年时光。

喜欢黄浦,这里最上海
 外滩,是上海当之无愧最给力的城市名片。本来就复古,这几年又格外洋气。
 人民广场的意义还是有目共睹的,有多少次约会从那里起头啊。市中心的感觉就是人民广场赋予的。
 过年过节不去下城隍庙都觉得不踏实,非得在豫园的人潮人海里挤一挤才觉得年过好了。
 诸如面筋弄、外咸瓜弄、豆市街还有十六铺码头一带固然已经破旧,但老城厢的感觉也是别处寻不到的。
 美术馆、上博、大剧院还有音乐厅,外加福州路一条街,文艺的事情大部分都发生在黄浦。


合并了:
 都别再吵了,合并之后要么叫黄泥卢区,大家都不吃亏,要么就叫“和记黄浦”区,把冠名权高价卖给李嘉诚,大家也能分点儿钞票花花。
 格致和向明彼此都不用再高处不胜寒了—区里面的好学校还是有几所的。
 尽管有点儿别扭,不过唱K还是习惯去复兴公园里的的钱柜黄浦2店。当然也有不少执着的人,他们就一直只肯说钱柜复兴公园店。
 如果房价都向黄浦看齐,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尽管都不便宜,但总归比被翠湖新天地无情拉动的均价要低点儿。只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少年们以后要街机大PK,恐怕只能相约“黄宫”决一死战了,倒是平添了一股霸气。
 南浦大桥不改名字,好歹可以解释成浦西以南通往浦东的大桥。但卢浦大桥就没法同理解释了吧,坐等改名为黄浦大桥—还好,不算太拗口。
 许多姓卢的上海人,自我介绍爱说“卢湾区的卢。”合并之后只好改口为卢布的卢,卢梭的卢……
 合并之后,各种各样的办事机构会怎样整合尚没有公示,总之是有一半的人需要跑去更远的地方办事了。
 当然,在卢湾登记结婚这件事也是再没可能发生了。实在怀念“卢湾区民政局”那个红印戳的同学,眼下说不定还来得及,反正结婚这事儿多少需要点儿一拍桌子的气概。
 两区变一区倒是让学生高兴,许多小升初的同学由此面临的选择会更多一些。更直接的是,他们还能在模拟考期间少做一套试卷。
 西藏南路是条神奇的马路,原本是贯穿南市、卢湾和黄浦的城市区间交通要道,无奈世事变迁,如今竟只被新黄浦独享。

 

宣武&崇文

喜欢它们:
 没在这里住过的人不一定明白,但是崇文就是有种特别的魅力,下了地铁之后一路的地毯延伸到新世界附近,还有对面的国瑞,人总是很多,但是却觉得一点不吵,而且崇文区这块很适合步行,总是能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
 以前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拉着男朋友去逛崇文区菜市场。
 宣武区手帕口南街有家特别好吃的驴肉火烧,提到“宣武区”三个字就立马想起它。
 崇文区图书馆是以前去的最多的地方,地方特别小,不过这个区整个也小,自习室里头也就那么几种校服,好多还都认识了,至少混了个脸熟。
 天坛体育场是当年很多崇文区的孩子初中体育达标的地方,据说现在去只要花十几块钱,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什么的都随便玩。
 小时候常去自然博物馆,可以叫它假动物园,想想还是很怀念,现在不要票了,但是去之前必须打电话预约,如果不预约的话还要买临时票。
 北京游乐园,那几乎是小时候每个痛苦的学期熬下去的最大盼头,因为老爸老妈答应放假带着去玩一场,不过在欢乐谷出现之后,它退居二线了。
 以前住在光明桥附近的人应该都对北空司令部的院子充满好奇吧,那对小朋友们来说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它一直都在那,陌生是因为从来没有进去过。
 每次去崇文都是去吃的,比如天坛南门的南门涮肉,琉璃井路口北的驴肉火烧,光明楼邮局对面的麻辣烫……
 以前住宣武区的时候上的是老墙根一小,后来没了,好在后来上的十四中还在,老墙根还在,下斜街还在。


合并了:
 生活其实没什么影响,就是在收快递的选项里,如果下拉菜单有崇文区的选项,不少人会忽略东城区的。
 东城区西城区……这两个名字太生硬了。还有个问题,就是事业单位都把自己的官方地址改了东西城,但是景点之类的没改。比如天坛公园的官方地址还是: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天坛东路50号。
 合并其实还是有影响的啊,比如去宣武区分局办事情,居然还要跑到西城去盖最后一个章,这不是很麻烦嘛。
 去年9月那会儿把宣武区政府的牌匾摘下来的时候,在边上看着感觉挺奇怪的,那些崭新的牌匾也就挂了两年,因为两年前区政府新楼修起来。
 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住在幸福大街这块,琢磨着似乎崇文区幸福大街听起来都比东城区幸福大街幸福一点。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城区合并的问题,但是崇文区菜市场也没了,说是搬迁了,真的特别不习惯。
 合并行为是不是完全只跟行政相关?因为还是会说自己住在宣武区,朋友们来玩也会跟出租车司机说到宣武区,大家都懂。
 宣武区图书馆变成宣武图书馆了,好像崇文区的也一样,变成了崇文图书馆,还有崇文区在建的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三馆”,现在被称为“崇文文化大厦”。
 崇文区唯一部级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也是崇文区仅有的国家机关了,据说在附近总能看见姚明,刘翔……之前有内部人士爆料,体育总局本来要迁到东城去,最后被崇文政府争取保全下来,有惊无险。 
 宣武区并进西城之后,好像统一给小区换了分类回收垃圾筒吧,住在那儿的你有发现吗?
 寄东西变麻烦了,住崇文区,以前就写“崇文区”就行了,现在就要多想想,到底得写崇文区还是东城区还是新东城区,而且,之前写新东城区,还寄丢过包裹,想想都郁闷。
 想起来郭德纲在《我要反三俗》里的一段:宣武区的天是晴朗的天,通州区的人民好喜欢,远望丰台高声喊,我爱你海淀。
 为人父母要纠结的问题是,原来的宣武区被合并为大西城区了,那小孩填报志愿的时候怎么预估北师大附中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可能报考的人数……
 有首为宣武区而做的歌,歌词约有1184个字,其中有一句:“不管你是哪年哪月份生人110104这是你的身份”。
 现在的状况是,崇文区其实没有在人们的生活里消失,倒是多了个名字:东城区南片儿。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