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群星璀璨——“老协和”的中研院院士

     

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产生,包括人文组在内,一共选出了81位院士,其中,与“老协和”有关的院士有7位,分别是数理科学组的吴宪、生命科学组的袁贻瑾、林可胜、冯德培、陈克恢、李宗恩、张孝骞。

                                                                         

 

1、吴宪


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在临床生物化学方面多有贡献。他在生物化学家福林教授指导下,创建了著名的“福林——吴氏法”,至今仍为世界各医学实验室所采用,这是对世界生物化学和医学极有价值的贡献;他还首创用钨酸除去血液样品中所有的蛋白质,最先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改变国民营养的膳食方案;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


吴宪早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教,1924年为襄教授兼主任,1928 年为教授。1935~1937年为该院执行院长职务的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2、袁贻瑾


中国公共卫生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结核病学、营养学、家庭计划等多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


袁贻瑾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赴美国留学,193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37年至1942年回国担任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教授及系主任。


 


3、林可胜


他被誉为中国生理学之父,是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推崇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医学与生命科学方面的人才。林可胜1919年 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925年 回到中国,任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他是协和第一位华人系主任。


 


4、冯德培


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曾在肌肉和神经的能力学、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神经与肌肉间营养性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1927年,冯德培从上海复旦大学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林可胜指导下学习和工作。1929年,考取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生理系获硕士学位。1930年秋,由林可胜推荐转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A.V.希尔进行神经和肌肉产热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夏,冯德培回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工作,他成功地开辟了神经肌肉接头的新研究领域。在1936至1941年的6年间,他在英文版的《中国生理学杂志》上接连发表了26篇文章,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使协和的生理学实验室成为该领域全球瞩目的焦点。


 


5、陈克恢


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也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的突出贡献是首先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为推动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奠定了基础,并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药起了典范作用。他还发现解救急性氰化合物中毒的方法,并被沿用至今。


陈克恢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同年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20年毕业后进入该校医学院,1923年获生理学博士学位。1923年至1925年任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助教。1924年,他在协和发表了关于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


 


6、李宗恩


热带病学医学家及医学教育家,协和的第一位有实际权力的中国院长


1911年夏季赴英国留学,1920年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1921年参加英国皇家丝虫病委员会赴西印度考察热带病。1923年至1937年任职于协和医学院,1937年秋开始,南下筹办贵阳医学院,担任院长职务;1947年5月起担任协和医学院的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度留任原职,直到被打成“右派”,被迫永远告别了协和。


 


7、张孝骞


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膜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张孝骞1914年进入湘雅医学院,1921年夏以第一名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24年1月到协和进修深造,随后正式留任,陆续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1930年在协和医学院组建消化专业组,1932年晋升为副教授。1934年担任协和内科消化专业组主管。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放弃协和医学院的研究工作,回长沙接任湘雅医学院院长职务,1948年辞去该职务,回到协和医学院,担任内科学和内科主任。1962年被任命为协和医学院副校长,1978年以后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媒体来源:[文章]
(C) 家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