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佳能:影像公益的力量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商业价值》杂志 张思 孙彤|文

    社会效益:抢救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支持优秀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

    企业竞争力:发挥佳能影像技术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保护的独特作用,使由核心优势支持的“影像公益”更有竞争力。

    一张慑人心魄的照片能够有多大的力量?佳能“影像公益”项目相信:它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些具有感染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向世人展现,得到重视并传承下来?佳能认为,影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作为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影像技术领导厂商,佳能(中国)从2009年起就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是佳能“影像公益”的重点项目:在中国,该项目依靠佳能专业团队,使用先进的摄影、摄像技术,科学、系统、深入、全面地记录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到2011年底,佳能(中国)已经完整、系统、深度地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和彝族的非物质文化形态数据库并制作了网上博物馆。这些资源在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用于非遗研究和保护机构的同时,也在大型文化场馆展出,以唤醒公众的非遗保护的意识。

    佳能(中国)企业品牌沟通部副总经理鲁杰告诉记者:“佳能将继续从公益活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利用自身的影像优势,为促进中国公益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佳能的CSR项目也恰好与其广告语“感动常在”极好地契合在一起。

    用影像守护少数民族文化

    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大多数国人停留在中学课本中那些精美靓丽的民族服饰以及颇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可能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濒临灭绝。

    近年来,现代文明进程的快速推进打破了少数民族原有的宁静,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这些人类文化的精粹亟待记录与保护。

    例如白族的扎染技术,由于扎染服装采用棉、麻布以及板蓝根、艾蒿等天然原料作为染料,具有穿着舒适、不会伤害皮肤等特色,深受市场的认可和喜爱。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扎染逐渐产业化带来的却是原材料短缺、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窘境。

    同样面临危险的还有彝族的烟盒舞,在民族学、社会学专家看来,烟盒舞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环境的变迁烟盒舞的处境也岌岌可危,传统的“吃火草烟”已经消失。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鲁杰说:“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文字,他们文化的核心是通过民俗、舞蹈、服饰、手工技艺等构成的视觉语言、音律语言、肢体语言传承至今,而这些东西的慢慢失传与消失,会严重影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佳能应该用自己的专长守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影像公益”深入中国少数民族

    事实上,佳能(中国)长期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致力于用影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9å¹´å’Œ2010年,佳能(中国)连续两年成功地对羌族、苗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和保护。2011年,佳能(中国)继续以“影像公益”的独特理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们邀请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影像专家等走进白族、傣族、彝族居住地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并进行影像数据的记录。

    拍摄结束后,经过后期整理,形成了《白、傣、彝族动静态非遗影像数据库》。全部数据库整理完毕后,佳能(中国)将所有珍贵的影像数据资料无偿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云南省文化厅,用于未来的保护性研究和传承。整个过程将在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云南省文化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完成,历时半年。

    事实上,项目实施的过程很艰苦。“白、傣、彝”项目组深入云南省4个自治州的30多个市、县,而少数民族又大多地处偏僻,食物、交通、居住环境、网络等等都给项目的难度不断加码。但是项目团队依旧在重重的阻碍下,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3D动态捕捉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及彝族烟盒舞、火把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整理,使之得到完整的保存、完好的呈现。

    其中,3D多媒体技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非遗保护信息化手段,是继图、文、音、像之后的第五种方式。据了解,项目组使用的3D动作数据捕捉采用光学PIMC (Pioooo Motion Capture System)系统,由近红外线传感器、中央处理工作站组成。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动作的精确捕捉,系统可将其运动轨迹转换为三维数据并进行保存和分析,获得的数据相当于提取了非遗传承人动作的DNA。这些数据,可以在任意三维软件中使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遗的艺术精髓,并可以融入全新的文化内涵。

    此外,佳能(中国)还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参加此活动并通过网络向公众展示项目的实施过程,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亲身参与到文化保护活动中,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片和影片资料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参观者,他们都纷纷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热情。

    公益让“感动常在”

    产品是无法传达感动的,而公益行动却可以令这种感动深入人心。项目结束后,佳能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据展览过程中调查问卷中统计显示:75%的人认可佳能影像公益的理念;95%的人认为佳能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更令佳能公司惊讶的是, 92%的人愿意推荐佳能的产品给朋友使用——而为保证项目的公益性,当天的会场里没有任何一件佳能产品的展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评价说:“佳能(中国)作为拥有世界知名影像品牌产品的公司,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远见卓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特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通过这个项目,佳能利用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对公众进行教育和宣传,提高了公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佳能(中国)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及技术,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认识上的提高,更需要新方式、方法的探索。科技的进步,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便利和新的契机。与此同时,借助CSR之力,无形中提高了品牌在用户群中的好感度。

    事实上,这也正是佳能公司选择CSR项目的三个标准:亟待解决的、品牌关联度大的、能体现技术优势的项目。“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像记录是最直接的。”鲁杰说,这恰恰是佳能最擅长的方式。

    原文链接: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653.html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