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过程之美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在互联网时代,去魅的直接效果就是,真实成为最有力的传播武器。
刘湘明  《商业价值》出版人
    最近《我是歌手》引起我很大的兴趣,虽然没时间看电视,但总是要找视频补课。这对我这个近10年来基本上除了国际足球以外不看电视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仔细想想,除了被歌声吸引之外,这个节目其实有很多新媒体的思考在里面。
    不同于之前很火的诸如“超女”å’Œ“中国好声音”这样面向草根的选秀节目,“我是歌手”直接让成名歌手在台上PK,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也有一个很火的职业歌手比赛——电视歌手大奖赛(专业组)。
    按照当年大奖赛的做法,7个人7首歌,加上主持的时间,有40分钟足矣。这是典型传统媒体的操作方法——因为要保证最终结果的完美,所以一定只展示结果,而要控制并忽略过程。
    但是《我是歌手》除去插播广告,时长将近100分钟,多出来的60分钟,几乎都是在报道比赛的过程——从歌手出发开始,到他们的准备,以及其他歌手上台时他们的种种表现。在这个体系里,观众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们的情绪一直是摄像机追踪的焦点,更关键的是,他们——而不再是几个专家——是最终的评委。
    最近对于新媒体的讨论颇多,很多人把新媒体几乎等同于所谓自媒体,好像从杂志社离职,自己开始写稿,就是新媒体的开始。其实不然。在音乐圈,自媒体一直不是问题,歌手们一直是自媒体。反倒是这种对于过程的展现,其实体现了媒体思路的一个巨大转变,我认为这也是新旧媒体心态的根本分野所在——节目制作人、歌手不再自视为高高在上、与众不同的精英,而只是内容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在摄像机的全方位展示下,歌手们褪去光环,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紧张、算计、激动和难过。这其实是一个马克斯·éŸ¦ä¼¯æ‰€è¯´çš„“去魅”过程。1919年,这位德国社会学家在慕尼黑发表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讲演,第一次使用了“去魅”(deenchanted)这个词。他当时的原话是:“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
    此前,对于歌手的包装,是“增魅”的过程,要突出距离感和神秘感,制造出“精英”和与众不同的感觉,来形成对大众吸引的势能。电视歌手大奖赛的一夜成名,其实就是这种思路的集中体现。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信息的高度流动,使原来依靠信息不对称造就所谓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荡然无存。大众开始习惯用越来越平常的眼光去审视曾经的偶像——无论他(她)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还是政界人物,也因此要求更多的互动,而不再是单向的仰视。
    所以,在《我是歌手》的体系里,对歌手情绪的追踪,主持人的口误,观众的起哄声、笑声,甚至被很多媒体质疑的观众的泪水,其实都和歌手们的表演一样,是组成内容的一部分。黄绮珊唱起前夫的歌,在台上失声落泪,这不够完美,但是很真实。在互联网时代,去魅的直接效果就是,真实成为最有力的传播武器。这才是《我是歌手》风靡一时的最根本原因。

    原文链接:http://blog.sohu.com/manage/entry.do?m=add&t=shortcut

媒体来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