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博客
ChinaMediaBlog.com
十年那些被改变的吃喝玩乐
媒体来源: 中国媒体博克

《商业价值》杂志 王伟|编辑  å¼ æ¶›ï½œå£è¿°
    大众点评10年了,我们没做什么太多的事,一直在帮助大家解决吃喝玩乐的问题,10年下来,这个行业沧海桑田,我想从商户、用户、行业竞争3个不同的维度来回顾这种变化。

    从宿敌到伙伴
    不久前,我收到一个邮件,标题是:“有一家商户想跟我们合作,请批一下”,挺奇怪的,我在公司从来不批合同,都有标准流程,觉得比较怪异,我就打开了邮件,一看商户名字,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在座各位如果对大众点评有所了解的话,前几年有一家商户在上海连续跟我们打了4次官司,连续打了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打官司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们出了一个书,收录了网站上用户对商家的点评,他看了以后不满意,因为有些点评说菜不是特别好,服务特别差,吃过一次不想再去,然后他把我们告上了法院,当时我们公司比较小,当时比较焦虑,法院比较英明,判我们胜了,所以让我们活到今天。我们觉得这个商户很烦,老告我们,我们想就不收录他的信息了,也就没有点评了。
    这差不多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我们也差不多忘了。最近又收到这样一个邮件,商户希望跟我们合作,既然愿意合作,我们想就合作吧,最近又上线了,曾经最大的宿敌经过几年时间又变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看出行业对新生事物从不理解、不关心、憎恨到慢慢接受的过程,这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当然,其实也有好的,我记得刚开始做点评的时候还有一家商户是我最喜欢吃的餐饮之一,就是苏浙汇,2003年我回国的时候就到那吃饭,那时候还没做点评,我去了两三次,每次吃完之后他们都让我写对他们的体会,包括是否喜欢他们的新菜,他们一直很成功,但是我们一直没合作,2010年左右才合作,之前一直都有接触。
    最近我跟很多做的比较好的商户聊,对于点评的重视已经变成他们一种常态,他们会非常认真的看用户的点评。一两个月以前我带我父母去苏州会吃饭,我爸爸写了一个点评,点评中提了一些意见,让我想到了苏浙汇之前的做法,非常一致。商户合作面从一部分商户到了像苏浙会、小南国等非常成功的商户,十年下来回头去看改变还是很大的。

    高龄天使用户
    用户维度,我觉得变化也不小。我爸爸现在近80岁了,10年前我刚开始创业,我到处抓壮丁,我爸爸是我抓的一个壮丁,当时他不到70岁,从来没用过互联网,但他成了点评的前10位食神,10大美食家之一,保持了大概半年多时间,在很长时间内是整个大众点评网年龄最大的点评会员、资深会员,他的名字叫老涛,起的非常贴切。
    今年过年时候亲戚聚会,以前每次聚会时候我舅舅都说听说你的大众点评做的不错,有时候在电视上能看到你,这次聚会时候,他们第一反映是点评不错,我最近刚买,很实惠,很兴奋,他们都七八十岁了,他们都在买我们的团购,买了之后也用的很舒服,不但买餐馆,还买按摩、理发。前段时间我一些客户也说最近好像老年人打电话的特别多,对他们而言,第一,年纪大的人也开始想享受生活,但是他们一般会比较省钱,团购可以帮他们省钱;第二,互联网上做这些事情觉得非常时尚,老年用户群越来越多。团购这个业态对用户群的扩大起了比较大的作用。
    第二个起比较大作用的是移动手机客户端,我们2009年年底就出了第一版,创业的诸位也知道,以前投资商一般多是从抽象层面来看我们的,一般都不会是用户,他们的秘书一般是我们的用户;2010年时起开始完全不一样了,参加投资者会,参加这一类的高端会,很多人自己都在用,说你们这个软件不错,有时候会提一些意见,告诉我们哪些方面做的不太好,移动更大程度上扩大了用户群,让用户群更加高端,有更多类别。
    随着自然发展,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越来越大,前两天跟一个HR朋友吃饭,他老家在贵阳,过年回家时候他以前同学问他在哪里工作,他第一反映是说我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不敢说大众点评,贵阳不知道大众点评,说了之后也一样,他朋友说我经常用大众点评查信息,用户群的扩张也是比较惊人的扩张过程。早期刚开始点评时候,我们做线新会员活动,我参加过好几次,记得第一次参加时候,当时排名前十的美食家都去了,我心里挺幸福,也挺忐忑,去的都是美食专家,发展到今天,如果不用大众点评,或者美团,不用团购,不用互联网找到吃喝玩乐的信息,你会觉得你out了,差不多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    
    从蓝海到红海
    从行业角度,可以这样说,我们是从最蓝的蓝海发展到最红的红海,而且是突然之间的。
    现在本地生活这么火其实让我这样一个在蓝海中行驶七八年的人非常不适应,现在还在适应过程中。我们是2003年开始做,美国类似的网站Yelp是2004年年底才开始做,我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当时莫名其妙地做了这件事情,如果再早做两年,肯定活不到今天。
    吃喝玩乐属于有存在感的东西,你会到外面吃喝,一般人会有一些消费能力,在美国用户群比较大,美国2004年年底才真正出来这类网站,在中国,如果早两年做,我们可想一下10年前的收入水平,白领和相关行业管理程度和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还是非常初级的,我们发展一年半的之后整个公司大概五六个人,发展的速度非常慢,一天访问数据可能不到10万,虽然发展快两年时间了,但是还是非常小规模的,之后慢慢开始发展,2010年之前其实速度都不快,我觉得跟这个行业有很大关系,竞争也不激烈,也没什么人做。早期时候人家问我做什么事情时候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在做这种事情,当时的感觉是我在做美食网站,那时互联网是冬天,当时真的感觉没竞争对手,不是我们太强没人敢跟我们竞争,主要是因为没多少人对我们这个行业感兴趣。当时有人问我们创业难吗?我当时觉得还可以。
    但是2009年、2010年行业的情况完全变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一个是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准到了临界点,第二,得感谢乔布斯;第三,交易类闭环模式开始形成,突然之间我们觉得我们在一个最热的行业中。互联网真正改变服务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千团大战,三巨头也会越来越往里面切入,行业机会巨大,所以大家都进来了,这本身是件痛苦的好事情。
    虽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目前有点像淘宝的前两三年:从类似于信息的平台慢慢往媒体信息广告、优惠券方向发展,团购有点半广告、半交易类型,我们现在逐渐往交易方向走。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闭环,往下走的话,希望怎么能够更好的跟商户之间形成非常好的闭环,取决于商户本身的发展和商户本身的管理和信息的成熟程度,这需要时间。虽然我们做了10年,可能只像淘宝这个行业前两年那样,如果真正做到对整个行业产生更巨大的变化,至少还有10年时间。
    现在很多东西还不是非常好,或者根本还没开始做,比如预订,半年多前刚刚做预订,大家反映非常不错,但是很多工作还得做,看到商户要预订,预订之后想点菜,希望看到菜单,最近淘宝和有些小公司也在尝试,首先得有菜单才能点菜,还有很多关于支付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进来,一方面因为这个行业大,另外一方面,行业中确实有很多机会和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根据大众点评CEO张涛在MIIC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演讲整理)

     原文链接: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13419.html

媒体来源:[文章]